查看原文
其他

《贵州日报》教育特别报道:铜仁学院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

今天,《贵州日报》教育专栏整版刊登了《牢记教书育人初心  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铜仁学院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文章,随小编一起来看↓↓↓




近年来,铜仁学院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坚持党建引领,把立德树人的共性要求内化为办学治校的具体措施,以“明德印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为统揽,深入实施课程主导、环境熏陶、实践历练、自我塑造“红色引擎·四轮驱动”三全育人工程,锤炼师生“厚重·灵性·担当”的大山品格,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第一届党代会以来,学校始终遵循“明德铸魂·致用立本”育人观、“铜仁需求·国家标准”科研观、“依托梵净·服务发展”服务观、“苦心励志·追求卓越”文化观核心办学理念,培育和形成了鲜明的“扎根山区·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努力开创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新局面。


□ 坚定政治方向  坚持党建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

铜仁学院构建了党建工作体系,深入实施政治统领、思想领航、强基固本、党员形象、创新发展“五项工程”。在此基础上,铜仁学院原党委书记李树新要求,要以建强建优“三范”(规范、示范、模范)支部建设为重要抓手,带动发挥群团、班集体、教学科研团队作用,落实党建育人要求。2019年11月,铜仁市委教育工委对学校28个党支部进行标准化建设验收,合格率为100%,27个支部被评为优秀。


▲铜仁学院领导干部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党建有引领,支部在行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材料化学研究团队党支部的党员教师将论文写在黔东大地上,深入铜仁地方企业、各大工业园区调研,把自己的科学研究与地方产业企业需求结合起来,解决地方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痛点。成昊、石维、叶芬等通过多年的科技攻关,成功突破了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理的关键技术,彻底解决了电解锰渣的污染和堆存问题;冷森林的研究解决了落户大龙的能矿锰业公司锰系生产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张仁辉、黄伟解决了万山经开区企业的产品锈蚀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同时,材料化学研究团队党支部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为己任,创新性地实施一名党员带领一批学生、深入一个企业、领办一个项目、解决一个问题“五个一”工程,传承弘扬报效祖国、服务家乡、把论文写在铜仁大地上的科研精神。学生们在零距离接触生产一线、接触社会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且提高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以老师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学好专业知识,完善综合素质,做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着力课程主导  抓实育人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这为学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办好思政课,要坚持守正创新。”铜仁学院党委书记朱洪波在主持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专题研讨会时,提出了实施全课程育人的明确要求,强调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支撑,协同发展。

以问题为导向,引入社会热点和真实案例,深入理论阐释,植入品格塑造,铜仁学院不断改革创新,倾力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的思政课。疫情期间,学校将战“疫”活素材与思政原教材充分结合,组织教师开展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专题网络思政教育十三讲》,由学生授课,开展了“听我来讲战‘疫’思政课”活动。


▲铜仁学院“青马班”师生开展学习读书活动


如何打破长期以来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壁垒和“孤岛效应”?铜仁学院研究制定了《铜仁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构建了以思政课程为核心,通识教育课程为支撑,专业教育课程、自主学习课程、项目课程为辐射,五位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取得明显成效。

以“教育性、丰富性、思辨性、研究性、前沿性、应用性、艺术性”为课堂评价标准,铜仁学院实施了建设“金课”打击“水课”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评出“金课”9门、银课33门,含思政专项金课2门、思政专项银课5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学校党委班子带头上思政课21次,“推门”听课25次,淘汰了1门“水课”。

5年来,铜仁学院在贵州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各类奖项12项;在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等比赛中获各类奖项5项;连续4年在全省高校辅导员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建有省级一流建设课程2门,省级一流专业5个。课程育人工作驶入了新航道。


□ 重视环境熏陶  厚植家国情怀

“我现在想想,我之所以会这样去做,和学校老师的教育分不开。”铜仁学院明德学生最高奖获奖者2016级学生何林霞是一位在车祸中见义勇为与死神抗争的“傻”姑娘,也是“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全省大学生年度人物、“贵州好人”。她的班主任田仁碧老师曾获得“贵州好人”“最美警嫂”“铜城仁者”称号,在亲身见证了老师的感人事迹后,她暗暗许下誓言要做一名像田老师一样有爱心、有情怀的人。

远绩不辞小,立德不在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特别是要抓好青少年等重点人群。铜仁学院将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整合为环境熏陶,在培育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铜仁学院每周一开展升旗仪式


学校设立了卓越教育奖,开展了“明德人物”年度评选,涌现出了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全省十佳诚信青年张钱,贵州省劳动模范田淼,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张绍阳,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杨治毅;以李刚凤为代表的食品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团队、辅导员年度人物易萌等一大批师德楷模。他们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一言一行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学校精心打造了校园文化活动月、“一院一品”、品鉴经典人文、美育塑心灵四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校长侯长林的专著《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荣获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学校获批文化部非遗传承人培训基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在全国、全省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中获教育部、教育厅表彰20余项。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开展了万名师生同参与“明德印记·礼赞中国”主题教育党日活动。


□ 加强实践历练  强化责任担当

“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寄予殷切希望。

铜仁学院不断完善“通识+专业+自主+项目”的“山”字型人才培养体系,贯穿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加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协同育人模式,拓展“明德印记”育人边界。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学校师生以“扎根山区·服务地方”为己任,积极踊跃下基层、进企业、去农村。涌现出了“李子博士”张绍阳、“科技扶贫六兄弟”“文军扶贫巡演队”“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实践团等鲜活的典型案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学校采取措施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广大师生义无反顾投身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明德印记、大山情怀。

学校逐步探索“引水灌田”社会服务模式和“项目课程”实践育人模式,与近300家政府、行业企业组建了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联盟。5年来,师生承担并完成社会服务1133项。仅2019年,学校共有2371人次教师和3019人次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的融合模式得到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与发展中心肯定,在第六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引起学界广泛认同。


▲铜仁学院师生实践队深入基层助力脱贫攻坚


学校全面推行“育人为本、科研先行”发展战略,科教融合育人能力持续提升。5年来,获科研总经费近24000万元,国家级课题53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34项。学校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高水平论文发表数、省部级以上成果奖获奖数等,位居贵州市州高校前列。学校2名博士的论文分别入选AIE全球关键科学文章、ESI高被引论文,产生了较大国际影响。

学校积极推行项目课程、自主学习学分制和第二课堂成绩单,把学生参与各类读书、讲座、培训、竞赛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分制,实现了100%全覆盖。5年来,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496项,获“三创赛”国家级、省级奖项19项,全国“挑战杯”“创青春”铜奖6项,省级一、二、三等奖24项,其中的志博团队已经形成了年创收3000余万元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近600人考取了研究生,年均就业率超95%,居贵州市州高校前列。


□ 促进自我塑造  实现全面发展  

年逾八十的谢元炳是铜仁学院关工委原常务副主任,作为一位为教育事业奉献了终生的老人,他因帮助和鼓励“后进”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2019年荣获了铜仁学院“明德印记·年度育人楷模”称号。关心帮助“后进”学生的工作案例《铜仁学院学习奋进教育实践活动纪实》荣获全国高校关工委工作十大品牌优秀案例。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铜仁学院秉持“以服务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为学生提供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建立了“校—院—班”三级服务平台。成立了铜仁学院易班发展中心,与学生事务服务中心线上线下协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和大学生事务服务工作。学校在贵州省易班高校“互联网+思政”优秀网络应用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连续两年获得贵州省易班共建高校“优秀易班工作站”。打造优质网络思政平台“微校园”,网络思政教育日见成效。

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建设;创新设立明德学生最高奖,对在精神文明、创新创业、文艺体育、学业发展等方面追求卓越的团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颁奖盛典迄今已举办五届,是每年开学典礼上的一道励志“大餐”,是名副其实的思政第一课。从第一课开始,教书育人的初心和立德树人的使命就在学生心灵深处埋下种子,等待花果飘香!


▲铜仁学院学生最高奖“明德学生奖”


如今,“明德之花”姹紫嫣红,“青马工程”薪火传承,“明德荣誉”方兴未艾。涌现出了全国道德模范、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张蕾,见义勇为与死神抗争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贵州省大学生年度人物、“贵州好人”何林霞,点亮生命之光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刘辉,拥有13项专利授权的陈世德,发表11篇学术论文的杨圆,抗灾济困用中国话救家乡人的老挝籍留学生宋琦、陈睿,以及“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等一大批明德英才。

2019届食品科学与工程班,考研录取率高达69%,2020届食品科学与工程班32人考研上线并获录取,上线录取率达100%,是学院名副其实的“学霸专业”“学霸班”;学校是最早经教育厅批准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市州本科高校,现已培养了82名研究生。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8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迄今已培育了1500余名留学生,“留学铜仁”成为贵州高等教育一张亮丽名片。

2019年,《铜仁学院“明德印记”思政工作体系建设实践》入围“贵州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2020年,《铜仁学院“明德印记”思政工作体系改革创新》入选铜仁市改革创新项目。

……

明德印记熠熠生辉、立德树人灼灼其华!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学校坚持“小而精”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及周边富集资源,形成了以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和区域内一流建设Ι类学科群为引领、7个省级重点学科为支撑、涵盖梵净教育生态、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四大特色学科群的学科体系。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165人,教授149人,省部级以上人才23人;思政工作人员289人,思政课专任教师39人。2019年,学校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大学”,分别排名中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社会科学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竞争指数、省域科研综合竞争指数榜单全国22位、34位和11位,位列贵州市州高校前列。

明德印记,百年树人。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高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全国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贵州省首届“高校文明校园”等称号。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获奖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建设院校、贵州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贵州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历史的箴言,也是时代的召唤,更是学校的强音。

奋进新时代,逐梦新未来。铜仁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教书育人初心,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朝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勇攀高峰,砥砺前行!



● 铜院2020级小萌新,终于等到你!

● 欢迎你,新铜院人!

● 校领导到学生公寓看望2020级新生

● 铜仁学院举行2020级新生军训动员大会




作者:谭钰(铜仁学院)  肖知潞(贵州日报)

编辑:张朝飞

审核:叶丹

整理:明德网络文化工作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